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即“白月”。这个称谓与蒙古族崇拜尊贵神圣的白色奶食相关。古代蒙古族以草木为纪年,每年在水草丰美,牛奶香纯的秋季即八月二十八为年终,举行秋祭。所以把八月之后的第一个月称谓“奶酪月”就是“查干萨日”。十三世纪忽必烈将郭守敬的《授时历》定为国历,这样,蒙古族新年就从秋季改为农历正月,虽然纪年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查干萨日”的名称却保留至今。
辫发的历史颇为古老,从历史记载和遗物遗迹等可知,历史上曾辫发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等。历史上记载北方民族的发式有椎发、索发、被发、披发、编发、辫发。称谓虽多,但除椎发外,其余都是辫发的不同称谓。
在圣主成吉思汗的万马群里,有一匹从不下驹的白骒马。它膘肥体壮,要不是因为它是牝马,早就被圣主选为坐骑了。过了几年,白骒马想我拿什么报答圣主赐给我的草料呢? 结果,它居然一胎生下两匹欢乱跳的小马驹。
传说,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自脱群逃走之后,圣主3年不悦;又说,打从两匹小骏马归来之后,圣主畅饮3天,喝了3缸马奶子酒。从那时候起,成吉思汗留下了“爱马如子”的美名,并允许两匹骏马放野8年。吊驯8个月,让它们过着自由的生活。
传说,很久以前,雨神不知因何得罪了土地爷,从此,土地爷就不准雨神再来光顾他的土地。野花、小草干渴得耷拉着脑袋,非常可怜。雨神看不惯,趁土地爷睡觉的时候,悄悄给干渴的野花,小草送去几滴雨水。野花还没接住,一滴雨便顺着野花的花衣裳滚落在土地爷的身上。
相传,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人类饲养牲畜以来,人们就开始吃鲜奶。那时,人们不会用鲜奶制成各种各样的奶食品,只是单调地吃鲜奶和喝奶茶。一直到了成吉思汗时期,人们还是沿袭着这种古老的传统吃法。当时,蒙古族人家饲养成群的牛羊,每到挤奶的时候,挤出根多根多的鲜奶。那时的牧人,大多数过者征战中的游牧生活。不停地游动,不断地搬迁。当时的军队和牧民,主要吃鲜奶和肉食。游牧中主要搬迁的东西是奶。为了搬运鲜奶,牧民们做了好多的木头奶桶,每到搬迁的时候,人们就把挤下的牛羊奶装进大木桶里,或用骆驼驮,或用勒勒车拉。
成吉思汗率领西征大军浩浩荡荡由东向西开来。当大队人公进到鄂尔多斯的时候,遇到了西夏军队的顽强阻击。蒙古远征军不得不在这里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和一个炎热的夏天,以期在秋季,战马肥壮之后,再去进攻。隔河就是西夏国的军营,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在鄂尔多斯,一边备战一边放牧,积极地准备着。 转眼就是夏天,成吉思汗的军营里突然流行严重的疟疾,人马倒毙,死伤累累。全军上下惊慌起来,成吉思汗遂一面派探卒四下打探,一面登高祭拜上天腾格里赐给军中以安定。
成吉思汗访贤,有人给他介绍了耶律楚材。这个人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还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释老、医卜之类。年纪虽然轻轻,但已是名闻遐迩的才子。眼下,成吉思汗深感人才的重要,既有雄才大略的人才何不找来一用。但事实多次证实,听是虚,见和做才是实。他决定召耶律楚材来,考考他的才华。
成吉思汗为了追市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事实上成吉思许很快撤回了阿富汗,并未攻入印度境内。进入印度境内的八刺率领的2万蒙古军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盘查了几个月,一直找不到礼兰丁的踪迹。当时耶律楚材婉言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追击,从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平不但要继续追击扎兰丁,还要乘机攻下印度这块陆地。这时传来哲别部队进军高加索山,战胜钦察援军,进兵阿罗思(俄罗斯)的好消息。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坚决地下令渡河南行,接应八刺,平定印度,尽快完成他的帝国大业。
提起鄂尔多斯,我们都会用时尚、活力、青春等词来形容她。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鄂尔多斯也有典雅精美的一面。今天,小田为大家介绍一处静悄悄的藏在鄂尔多斯的一隅的一些古典建筑。此地唯美雅致,仿佛一副古典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在这处美丽的建筑...
蒙古族八大禁忌 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民族禁忌了,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蒙古族的八大禁忌。1、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
每一个蒙古人都知道不得脚踏门槛。但是,忌讳脚踏门槛的原因不知是否都晓得。蒙古人把自己的家比作国家,常说“туурга тусгаар улс(门户独立的家国)”。视门槛为家国的边界,教育孩子们可以跨越门槛,但决不可以践踏。因此,人们尊重门户独立的家国,忌讳...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