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自脱群逃走之后,圣主3年不悦;又说,打从两匹小骏马归来之后,圣主畅饮3天,喝了3缸马奶子酒。从那时候起,成吉思汗留下了“爱马如子”的美名,并允许两匹骏马放野8年。吊驯8个月,让它们过着自由的生活。
在这一年的秋季,成吉思汗召回来放牧在野外的两匹骏马,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吊驯。为了表示对两匹骏马的珍视和赢得万众之心,成吉思汗从自家的马群中选出一万匹良马,从回族人手里换取一座包金的吊马桩。据说,这是一座龙头凤尾桩,桩上安有两对银环,九九八十一个铜铃。每当南风吹来,铃声如龙吟;每当北风吹来,铃声如凤鸣。清晨,百鸟围着铜铃鸣叫;夜里,群星绕着铜铃闪烁。两匹小骏马就拴在这样富丽堂皇的马桩上,引起无数牧民的敬仰,远远赶来祭拜、敬香。这一对被成吉思汗晋封的“神马”也就越来越神圣了。
又一年的金秋,成吉思汗又召回这两匹膘肥体壮的骏马,准备吊驯。当他走出金帐的时候,却听不到百鸟鸣叫,也听不到铜铃作啊,这才发现金马桩子被人盗走了,立刻气得捶胸顿足,急起了一嘴火泡。他猜测着:这个人一定是力过千斤,身高7尺的盗马贼。成吉思汗一边猜测,一边观察着地面。他的贴身侍卫们也跟着寻找线索,可是草地上既没车辙,又没蹄印,只在松软的土地上发现了一行寸深的脚印。成吉思汗伸手量去,脚印足有2尺长,于是他叹道:“身大者而心亏,马大者而乏背;前者缺少法治,后者缺少驯培。”
成吉思汗立即传令,召来一千名箭简士和三千驯马手,一天之内将盗贼捉拿归案。瞬间,三千套马杆织就起满天罗网,一千名箭简士搜索着八方。天黑时,盗贼霍洛嘎其终于归案。依法应当立即处斩,但成吉思汗为教训天下的盗贼,决定免除死刑,罚他做“活马桩子”,世代接替,传至子子孙孙。
从这以后,“活马桩子”就代替了金马桩子。伊金霍洛这个地方,每当祭祀成吉思汗陵的时候,总要雇佣“活马柱子”,据说这是成吉思汗时代流传下来的习惯。这里世代放养神马的习惯也延续到近代,现在,虽然见不到“活马桩子”了,但金马桩子的传说,直流传到今天。
(呼勒巴雅尔讲述 苏赫巴鲁整理)
有一次,成吉思汗在行军途中,坐在四轮巨车载着的金帐里,学者蒙格图给他讲了这样一段故事:
古时候,有一条千头独尾蛇,正在爬行时,前面过来一辆车子。千头蛇为了躲避车子,那蛇的千头向各自的方向伸开。由于千头互相牵扯,方向不一,力量不齐,行动不便,很快就被车子碾死了。这时候,又有一条独头千尾蛇,也正在爬行。没等车子过来,蛇头就带领千条尾巴向一个方向猛冲而去。由于蛇头指挥一致,步调统一,心齐力合,首尾协调,终于躲过了车子,安全地回到洞里。
成吉思汗听得很入神,故事讲完了,还是捋着胡须不动,好久,好久,才讲出话来。他对掌印官失吉忽秃忽说:“把这个故事记在《青册》里,传给后代。”
从此,成吉思汗常把这个《独头蛇与千头蛇》的故事讲给他的9个大臣听,常常讲给他的4个儿子听,并解释说:“如果像独头千尾蛇一样,千军听从一个首领,万马同迈一个步伐,我们就会是马背常胜者;如果象千头独尾蛇那样,互相缠绕,各自为政,我们也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这个故事,以后就收在《成吉思汗的箴言》里,流传到今天。
(苏赫巴鲁 搜集整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