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的传说(二)

来源: 时间:2018-05-11 15:16浏览量:5759

梦中的海青鸟

铁木真在揺篮里长到3岁,已经高过车轴,超过了马镫。6岁的时候,马背就是他第二个摇篮了。

铁木真在9岁的时候,他的第就长得非常英俊了。两道浓眉就像雄鹰俯冲时的一双翅膀,两眼总闪着火。再烈性的儿马,在他的胯下也显得温顺;再凶猛的猎鹰,在他的臂上也不敢乱动。远近几百里都知道这位少年英雄。这一年的秋天,也速该为给长子铁木真说亲,特意调驯了坐骑,新制了彩鞍,准备到铁木真外祖母家所居住的翰勒忽纳兀惕部落聘说儿媳。

这一天,也速该鞴上两架彩鞍,带上一匹“从马”(备用马),领着铁木真一前一后地上路了。在路上,经过翁吉刺惕部的时候,遇到了德高望重的德薛禅。当德薛禅听到也速该是为儿子说亲而经过这里的时候,便邀请他们父子到家作客。也速该表示愿作“安答”(朋友),问过平安之后把乘马拴在德薛禅家的吊马桩上,高高兴兴地走进毡帐。

德萨神为迎接新到的远客,杀牛幸羊,新酿了马奶子酒。在饮酒的宴桌上,也速该把一条牛腿骨递给了铁木真。9岁的铁木真明白父亲的用意,接过腿骨两手用力一拧,牛腿“咔嚓”一声断了。德薛禅“啊呀”一声,冒出一身汗,没等他说出话来,铁木真已经把黄油倒在碗里,并举过头顶献给了他,随后又敬上碗酒。德薛禅为之赞叹不已,脱口念出一首祝词来:

力过猛虎,

智满海洋,

目中有火,

面上有光.....

德薛神念完祝词,端详着铁木真,望着,望着,看呆了。嘴里的酒淌在腮上,碗里的酒酒在怀里。德薛禅笑了,对也速该说:

“昨夜,我得一梦。梦见一只白色的海青鸟(猎鹰)双爪捧着天上的‘那仁’(太阳),在我头上盘旋,转了3圈之后才落到我的手上。我看见海青鸟捧来的‘那仁’,梦还没有惊醒,梦连梦又接着做起来。梦见我随手摘下了天上的‘萨仁’(月亮)。我一手捧着‘那仁’,一手托着‘萨仁’。眼见着,眼见着,日月变成了一双巨轮向前移动,巨轮上好象是一辆金车,钴辘轱辘地飞转着....”

也速该觉得这个梦很有意思,就对德薛禅说:

“朋友,咱俩谁是海青鸟呢?”

“你就是海青鸟嘛!是白色的海青。白色(蒙古人视为吉祥)不就是如意的预兆吗?我说‘那仁’就是你的儿子;‘萨仁’呢,就是我的女儿,她叫孛儿帖,比铁木真大一岁。‘那仁’和‘萨仁’配在一起才是巨轮呢,你说对吗?我的朋友。”

也速该忙给德薛禅斟满一碗酒,喊着孛儿帖的名字。孛儿帖走过来了。也速该看,也高兴地念起祝词来:

虽是秋季,

胜似春天,

金蜂玉蝶,

跟着盘旋.....

好漂亮的姑娘!也速该一口肉没等嚼烂就咽下去了,一口酒像灌进了气管,哑着嗓子朝德薛禅喊起米:

“日月就是明阳的巨轮。你梦得好哇!好汉一言,好马一鞭。来,这就是定婚宴,干一碗!”

铁木真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德薛禅梦中的海青鸟就要返回家园。临走时,也速该把那匹“从马”赠给德薛禅做定礼,并把铁木真留在德薛禅家当未婚婿,独自骑马回去了。

铁木真在德薛禅的翁吉剌部住下来。这个地方接近汉地,使用着汉、契丹、维吾尔3种文字。从此,铁木真学着史诗中的英雄,拉弓射箭,挥要大刀,武艺一天比一天高强起来了。

图片1.png

(苏赫巴鲁 搜集整理)

诺彦与狗

相传,铁木真在15岁那年,被敌对的泰亦赤乌惕部落掳走了。复仇者把他装进囚车,周游草原示众了一百天,走了一百个“古列延”(营盘),强迫他披着牛皮、马皮,挨户跪拜,充当牛马,或者披着狼皮、狗皮,装狼扮狗,以羞辱铁木真所属的李儿只斤部。从此,马圈成了他的毡帐,囚车就是他的卧床。除了风沙,常用眼泪解渴,只能啃到没肉的骨头,吸些骨髓充饥。

有一天,示众到了一户独眼诺彦(官吏)家。这个诺彦满胸黑毛,一副熊掌,心狠手辣。他不但亲自动手打了铁木真50大棒,还唆使他家黑色的四眼猎狗,咬伤了铁木真的大腿。后来,在一天夜里铁木真终于逃出了虎口,回到了孛儿只斤部落。

草青草黄,春去秋来,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死里逃生的铁木真不但长得虎背熊腰,力气过人,而且精通十八般兵器,武艺高强。这时候,他不但有了“那可儿”(义友)者勒茂、木华黎为左膀石臂,孛儿帖夫人也能为他主事了。在父亲的盟兄---王罕的协助下,已经收回了失散的奴仆、跑散的平民。孛儿只斤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了。

有一次,铁木真率领孛儿只斤部落打败了泰亦乌惕部,报了仇,雪了恨。最后,在一座大帐里生擒了那个独眼诺彦。这家伙不但跪拜求饶,还把一尊饮酒的金杯高高地举在头上,想借用宝物的诱感,央求铁木真饶他一条狗命。铁木真气坏了,一脚踢飞那个闪闪发光的金杯,真想剜掉他的那只独眼。但冷静想,还是让他先多活一会儿吧。于是,命令部下把他捆绑起来。这时候,独眼诺彦家的那条黑色四眼猎狗,猛地扑了上来,咬断诺彦手臂上的皮绳,并向铁木真疯狂地吠叫着。部下抽出腰刀正要向狗砍去,铁木真急忙扭大喊一声:“住手!”只听他深有感触地说:

“主之贵贱不变其报主之心,

主之荣辱不移其护主之诚。”

又说:“咳,狗是个有良心的动物,不应当杀掉它。”说着,他解下腰间的皮带,摘下帽顶的红缨,让丢魂失魄的诺彦亲手系在猎狗的脖子上,然后,拔出腰刀砍下了诺彦的脑袋。

铁木真提着诺彦的头对部下说:“这样的人不能留,这样的狗可以要。”

从此,蒙古族的猎狗,就留下了戴红缨脖索的习惯。

图片2.png

脖带红缨的蒙古猎犬

铁木真教育部将“贵贱不变,荣辱不移”的名言,流传到今天。

(苏赫巴鲁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