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被誉为“草原钢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蒙古语称为“绰尔”。相传有一位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以其骨为柱,尾毛为弦,并按小马模样雕刻马头装于琴顶,马头琴因而得名。草原之音、民族之情,马头琴声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传来,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604 II—105。鄂尔多斯是我国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是我国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相互之间以及与中原汉族互相融合之地。在这里,既...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地道的农民;他是“漫瀚调之王”;他是“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传承人。他的漫瀚调高过帕瓦罗蒂5度;他被称为“漫瀚调之王”——奇附林。几十年间,他将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漫瀚调艺术唱遍了内蒙古草原,唱到了陕西、山西甚至是...
漫瀚调的生成与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准格尔旗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清朝末期,由于不少晋、陕汉民陆续“走口外”移居到此,使准格尔旗逐渐成为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从此两族群众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进行着密切地交往,而且在文化方面也进行了广泛...
伊金霍洛旗民族幼儿园,塞音吉雅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为了几枚小小的棋子,三十载不离不弃,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在别人眼中,他走火入魔了。而他本人更说过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能让这个古老的文化发展下去,死了都值得!”语出惊人的他叫塞音吉雅。他说...
2018年5月28日,微信公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刊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的通告》内政字〔2018〕29号。鄂尔多斯市多个项目入选,来看!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