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巴音

来源:方志内蒙古 时间:2018-08-10 10:09浏览量:7068

苏巴音(1908—1964年),本名巴音达赖,蒙古族,出于伊克昭盟(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乡召沟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务农,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召沟子村位于旗东部,地处库布其沙漠东端南缘,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遭受风沙侵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49年解放后,苏巴音积极参加土改、合作化运动,他认识到要改变家乡水土风蚀沙化的状况,就得治沙造林种果树。于是,逢人就讲植树造林的好处,并将党的林业政策等编成小调和快板书,利用大、小会和人多的劳动场面进行宣传,使社员群众认识到改变荒沙、治理沟壑唯一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

1952年秋,在他的组织发动之下栽植小叶杨200亩,全村形成了植树的风气。

1953—1955年,全村共造林1220亩,人均1亩。

1956年,任高级社社长。是年,去呼和浩特参加了果树栽培训练班。回来时将带回的83株苹果、梨等树苗动员社员们栽植。因当时有社员迷信风水,说“门前栽果树,辈辈出寡妇”,无人敢栽植。他却在自己门前把83株果树全部栽植,精心管理,最终全部成活。这是准格尔旗乃至全盟最早的苹果树栽植,打破了当地不能栽培果树的神话。

1956—1957年,全村共造林1776亩,其中果树106亩,育苗83亩。

1958年2月,苏巴音被评为林业劳动模范,出席了全自治区劳动模范大会。

1959年,他帮助有关部门进行了果树栽培技术传授工作。

1960—1961年,他在大路乡开办了两期栽培技术训练班。将自己的果树修剪刀赠送给学员,鼓励他们发展果树栽培技术,仅在召沟子村经他一手培养的林业、果树技术员就有8名。

1961年,他又一次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党代会。到1963年,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全村营造一条宽5米、长25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栽植用材林660亩,创办集体果园1个,栽植各种果树41 860株,使召沟子这个不毛之地,成了林茂粮丰、花果飘香的好地方。

1964年11月,苏巴音病逝,终年5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