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的一些风俗活动

来源:《东胜区志》 时间:2018-08-07 15:10浏览量:10991

一、婚嫁 

民国时期,配偶由父母包办,媒妁撮合而成。早婚、买卖婚姻普遍。贫寒之家有童养媳、奶媳妇、换亲婚姻,个别是富贵者纳妾。婚配过程中封建迷信、繁文缛礼颇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除了一夫多妻、童养媳等旧的婚姻习俗,婚姻基本自主。婚配时的繁琐礼仪习俗和迷信讲究多有废弃,尤为六七十年代婚礼文明简便。80年代婚事大操大办,旧的礼仪习俗有所复兴,农村尤甚。 

境内汉族婚配的大体程序一般有求婚、订婚和结婚典礼。 

求婚,一般由男方向女方提出。婚配历来讲究门当户对,禁忌姑家之女聘于舅家,而舅家之女聘给姑家及其他近亲通婚比较常见。在本家族内,不论分支多远都不能通婚。在订婚之前,男女方相互了解人品、家风、生活等。五六十年代,男方先请介绍人到女家牵线说合,若女方基本合意。还要亲自到男家走访一趟,称之“看家”,男方要馈赠女方钱物。80年代,多为男女了解、恋爱后,再请介绍人与双方家长搭桥通意。男女方同意后,便与介绍人商定订婚事宜。 

订婚,即男方主人携带烟、酒、糖块、肉食、衣物等礼品,与介绍人同往女家。男方带的订婚酒,有两瓶各贴一红“囍”字,并以红毛线系连双瓶。女家设酒宴款待亲朋,男方主人敬酒,以示商议财礼等事。女方及其亲友为姑娘要时尚家用器具及衣服等,此既为要礼,又含有与男方新亲玩笑之意,实际所要物品及数量,最终还由双方家长、介绍人商定。偏僻农村有女方家长向男方索要财礼的习俗,城镇虽然不索要财礼,但男方也主动馈送一些钱、物给女方家长。女方家待客后,次日男方家要请女方家长及姑娘和介绍人到其家中,再设宴招待,称之为“回酒瓶”,男方要向女方来客馈赠钱物。 

结婚典礼,俗称“吃喜”,为整个婚配过程中最隆重的议程,男女双方分别请亲戚朋友参加,宾客赠送钱或物品以示祝贺。婚礼待客持续二三天,主家要请一位晓礼俗善言辞的“总领”安排婚礼事务。择农历双日娶亲,娶亲分“迎亲娶”和“等亲娶”两种,迎亲娶”为娶亲日新郎随娶戚同往女家,拜女方亲朋,女家便在此日待客;“等亲娶”为新郎家待客后当天,新郎新娘随同送戚一行到女方家拜客,称之“回门”,因此女方家在“回门”时待客。娶亲之日,男家请舅家、女娶戚、介绍人及主家等各一人,携礼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去女方家后,有“探厨”(即向厨夫敬酒或赠送礼品)以及交新娘婚服、起程等敬酒礼节。女方招待过娶亲者后,派女送戚一人、舅舅等各方尊亲代表和主人送女,送亲者的人数为偶数,少则10人左右,多则20人上下。不管男女两家相距远近,娶送时一般都要乘坐较时兴的交通工具。当日娶回新娘时,鸣爆竹迎喜,男主家向送戚和娶戚依次一一敬酒,称之“下轿盅”。是夜闹洞房,让新郎新娘“吃和会饭”、“说令子”等嬉闹一番。之后,还要让新郎父母、叔婶们“引孙子”(即在洞房门口说些吉利词句、歌谣)耍笑一阵。当夜亲朋饮酒欢乐,往往至通宵。翌日,举行拜人典礼,新郎新娘由伴郎伴娘陪同,由一司仪主持典礼仪式,依次鞠躬礼拜介绍人、亲戚、友邻、家族。新人拜毕,还有娶新耍旧的习俗,即抓几对夫妇耍笑一番。然后主人设宴款待宾客,新郎新娘向亲朋敬酒。宴罢,新郎新娘与女方送戚同返女家,当送戚启程时,男女两方尊亲斟酒相碰(如舅家陪舅家、主家陪主家),称之“拦门盅儿”。当晚至女家,让新女婿吃饺子,若吃到咸、辣等特殊味儿的饺子时,旁观者以此取笑。次日,女家设酒宴待客,宴席间新女婿向亲朋敬酒,遇有开玩笑者视其长幼敬香烟、散糖块儿,谓之“认大小”。当日,一般由岳夫、岳母将女婿、女儿送回男家,男家设宴款待亲家,称其“会亲家”。迄此结婚典礼仪程结束。 

境内蒙古族居民婚嫁习俗,在50年代以前,与汉民的主要差异为:财礼多为马、牛、羊;娶亲日,新郎同娶亲者至女家门,女家佯示不准进屋,经两方问答纠缠一阵,方许进屋;新郎持哈达拜献岳父母;娶亲返回时,新娘乘马绕房三周(以示恋家惜别),方可与娶亲启行;至男家,行参神交拜礼后,喇嘛为之念经,由福寿兼备者为新娘行分辫梳头礼,再拜会翁姑亲戚;多数设全羊酒席待客,客人们边饮酒边唱歌,以示祝福。50年代以来,由于蒙汉居民长期相处,蒙古居民的婚嫁习俗与汉族居民基本相同。 

二、丧葬 

境内汉族葬式,向以土葬为主,孕、产妇亡者焚尸而埋葬,婴幼少亡者弃野不埋。老人年迈时,晚辈为其备办寿木寿衣等。病危弥留时儿女守候送终。丧葬规模有别,贫者从简,富者厚葬。50年代以来,葬礼渐趋简便、文明,迷信礼仪多有革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丧葬更为简单,不用阴阳先生,也不烧“纸火”(用纸做的房舍用具等),并在城镇推行火葬。80年代,迷信、铺张劣习死灰复燃,乡村丧葬均须请阴阳先生方能安葬,并烧“纸火”。城市葬礼攀比排场阔气,送葬汽车多达四五十辆者屡见不鲜。 

丧葬基本礼仪,古今大同小异,大致有停丧祭奠,出殡安葬等程序。 

停丧祭奠,最短为三日,长则十多日。人死时给其穿上寿衣(旧时忌穿皮、毛衣,俗有穿皮、毛衣者来生转畜的迷信之说),仰卧于棺盖。死后,白麻纸盖脸,烧离门纸,门首挂冲天纸。亡者是女性,须向娘家报丧,等娘家人亲临时方可入棺。然后搭设灵棚,在灵前设置供桌,摆放鸡、羊等供品,并燃灯、烧纸,以示吊唁。请阴阳先生择定安葬日期后,孝子亲自到亲朋友邻家跪拜邀请参加丧礼。客至时,以媳妇、女儿等亲属哭灵,孝子、孙着孝服、拖麻辫、持丧棒跪拜迎客。葬日前夕,要举行“规矩”仪式,即孝子向前来参加葬礼的尊亲跪下陈述老人的死因、穿装及安葬事宜,亡者主亲可提出意见和看法,没有亡者主亲的同意,孝子不可起立。是夜,女婿伴灵至黎明。宾客参加葬礼时送一定的钱物,70年代前多为馒头、肉菜及麻纸,后以人民币为普通,有的送幛子或花圈。 

到出殡安葬日这天,先举行吊唁仪式,亲邻家族以亲疏、辈份,分序跪拜灵前烧纸,孝子、孙跪陪于吊唁宾客之后,来客吊唁完毕,儿女等亲属哭灵哀悼。之后,阴阳先生摇铃诵经一番,便动灵送葬。灵柩由人抬或车拉,小头朝前,由长孙扛引魂幡领路。到坟地后,先开棺,由孝子为亡者用素油揩脸。盖棺后,将灵柩放入墓坑,阴阳先生为亡者下镇物,并将书写亡者姓名及生卒时间的瓦块或砖头置于棺盖,又摇铃诵经一番,孝子跪于墓前,其他送葬者掩墓,将引魂杆立于墓堆中。掩埋后,孝子、孙等解除孝服,当即烧“纸火”,还要燃火安锅煎食油糕。并挖水井(挖一小坑倒入水即可),意为给死者安家。城镇部分出殡仪式不同于以上,特别是火葬的,一般由单位领导主持召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 

在安葬后的第二日,还有“复三”的礼仪,即孝子孙等近亲上坟,将墓门(以三块石片或砖所盖之门)盖好,并烧纸吊唁一番。至此,葬礼完毕。 

老人去世49天,有“尽七”祭奠,100天后,要进行百天祭奠,一年后,还要进行周年祭奠。孝子有100天内不理发、不娱乐、不穿红衣服的忌讳,还有第一个春节贴黄春联、第二个春节贴蓝春联等习俗,这些忌讳和习俗今已不甚讲究。 

境内蒙古族丧葬习俗,今古不同,民国及以前,家人去世,泣而不嚎,不设灵堂,多在一天内出殡,一般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出殡49天内孝子孙不饮酒寻乐。葬式有野葬、土葬和火葬三种。野葬多为贫寒牧民,遗体由人背或车拉至荒野弃之,任鸟兽啄食,如三日后尸体犹存,须请喇嘛诵经,以求早日消逝升天;土葬多为较富裕者,棺呈轿形,将尸体摆成坐势装入棺内,入土而葬;火葬多为尊贵者,焚尸为灰,制成饼形,藏入塔内。妇女因产死者,至荒野焚化,就地堆为坟墓。民国以后,丧葬习俗逐渐与汉族相同。 

三、喜庆 

满月  孕妇分娩后的一个月,叫坐月子。月内亲属友邻为产妇馈送营养食品,俗称“送面”。至满月这天,经主人邀请,亲朋携带布料、婴儿衣着或人民币前来贺喜,主人以宴席款待。 

百岁  婴儿出生满100天,俗称“过百岁岁”,一般也要邀请亲朋设宴庆贺。 

生日  境内习惯给幼儿和老人过生日。年幼者过生日较简便,一般不请客,只是本家美餐一顿和进行些礼仪活动,在60年代前,生日点灯、焚香,给孩子戴“锁儿”,即以红毛绳或红线系两个铜钱,在香灯上左右各绕三圈(此叫“度锁儿”),然后戴在脖子上。如此过到12岁的生日时,如是保锁(神倌保佑)的还须“开锁”,即将所戴过的“锁儿”均挂于脖颈,并上把锁,再以钥匙打开。60年代后,为孩子过生日逐渐淡漠,戴“锁儿”习俗渐无。80年代,城镇又兴起为孩子过生日的习俗,邀请亲朋,设酒宴,摆设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 

老人过生日也称庆寿,一般从60岁开始庆寿。儿女为老人祝寿比较隆重,亲友届时前来祝贺,主人以糕、面和酒宴待客。拜寿礼仪今昔有别,60年代前,燃灯一日(取长明之意),儿、媳等晚辈叩首拜寿,唯女儿、女婿不拜磕头礼,俗有“女婿磕一头就得要条牛”之说。60年代后,给老人祝寿一般不行叩头礼,以给老人敬酒为拜寿礼仪。 

建房  建房上梁、盖顶时,村邻帮忙并庆贺。过去有“上梁馍馍、摆栈糕、钉撩檐吃火烧”之谣。现在多为盖房顶时,主人以酒、肉、油糕款待帮工者。 

迁居  迁新居邻友相助,要食“安锅糕”,当地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说法。现在又设酒宴款待来客。以示庆贺乔迁之喜。 

四、祭祀 

祭神  祭神俗称敬神。50年代前,祭神习俗普遍。家里供俸财神、灶神和庭院供俸土神等牌位。一年中祭神之日较多。每逢年节在供神牌位处贴对联、摆供品、焚香火。夏历腊月二十三日晚专祭灶神,汉族祭灶神一般是在炉灶上燃香、点面灯,祭祀者将黑豆、谷草、麻糖等投洒于炉灶,同时念诵一些祈求饮食富足的词句。蒙古族祭灶神颇有讲究,在炉火上烤一个羊胸背,并祈祷灶神保佑全家安太,人畜两旺。在正月十五日和二月初二晚,燃旺火、点面灯,敬祭诸神。平时家遇灾疫,以为动土气所致,遂于庭院土神爷牌位处点香、上供、许愿,有的还请阴阳先生诵经安顿土神,谓之“献土”。逢五月二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以村联户到龙王庙领牲敬神,即牵一羯羊至龙庙宇,给羊泼洒冷水,直至羊抖嗦,意为羊被神收了。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旱情严重时,就将龙王神泥塑像从庙里搬出,由几个人抬上,游山过川,祈求老天降雨,谓之“祈雨”。蒙古族牧民有祭敖包的风俗,敖包在蒙古语中是“堆”的意思,它是由石块垒成的圆顶堆形,上插柳枝,多设于高山之巅,如境内的巴彦敖包、神山敖包等。祭敖包一般在五月十三日,这天既为敬神祈求人畜两旺,又是亲朋相会娱乐的日子。 

50年代以后,祭神之俗逐渐革除。到80年代,一些祭神习俗在农村有所复活。 

祭祖  祭祀祖先亡灵是境内居民缅怀先辈的传统习俗,因而一直沿袭至今,只是某些祭奠礼仪随社会的变革有所演变。除了先辈去世后49天、100天和周年之日祭祀外,每年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夏历十月初一、冬至、除夕,也要上坟摆供品、烧纸钱进行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