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举林花:用五彩丝线留住民间记忆

来源: 时间:2018-05-09 15:25浏览量:4698

从七岁穿针引线到古稀之年针线教学,鄂托克前旗旗昂素镇刺绣艺人举林花,用五彩丝线保留了民族记忆,也传承了珍贵的民间手工技艺。

走进举林花老人的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蒙古族文化展厅。墙面四周的柜子上摆满了制作完成的各色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饰,墙的一角挂着她亲手缝制的蒙古袍。

举林花老人拿起自己刚做好的一件头饰告诉记者,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饰是蒙古族头饰中体积和重量最大的一种,它的顶部是造型华丽的帽子;下面是用银环、珊瑚珠缀成的发箍;发箍下面是用珊瑚、松石和银环组成的流穗,从脸庞两侧铺泻下来。她制作一个像这样的头饰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售价在五千元左右。


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这间小小的教室就会坐满前来学习的牧民妇女。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饰式样多达十几种,制作工艺复杂,有轻重、大小、华丽和简洁之分,需用心教授,举林花每次都会亲自示范指点。学员们跟随举林花穿针引线,认认真真地学习制作头饰作品。等学员做好一个头饰,举林花便把它挂在教室展览。

举林花说:我从小喜欢刺绣,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太好,做好以后还可以卖钱。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娶亲的时候人们都会戴。


斯琴说:我们学习刺绣,不但能给家里边儿挣些零花钱,增加收入,而且可以保护传统文化。

今年71岁的举林花,对于传授技艺这件事十分热心。好多想学习的农牧民,有时候忙于家务并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班。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这门技艺,举林花还建立了微信群,通过视频和语音,详细为大家讲解刺绣的过程。


源:鄂托克前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