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乌兰伊德(红食)

项目分类

民俗

保护单位

鄂托克旗文化馆

传承人

申报地区

鄂托克旗

认证级别

地市级

认证批次

第五批

认证时间

2017年07月12日

项目分布区域

鄂托克旗苏米图、阿尔巴斯、乌兰镇、木凯淖尔、棋盘井、蒙西等苏木乡镇的老牧区。

项目介绍

鄂尔多斯蒙古族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格”,意为“红食”。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来自狩猎产品和家养牲畜。狩猎得来的动物包括野兔、鹿、黄羊等等。鄂尔多斯蒙古人的食谱传统上依季节变换,夏秋季以奶食为主,冬春季以肉食为主。每年到农历10月中下旬,当牲畜膘情好而且北方气候适合冻藏肉类的时候,牧人们开始精心挑选好牲畜后集中宰杀。除了现吃的以外,其他的肉剔骨并装在牛羊的瘤肚里冻储。为了一些节庆活动和送礼,还要保留一些不剔骨的肉,如“哈卜斯嘎”(整羊、整牛肉)、整羊背、整胸骨等。把灌血肠及心肝肺等装在牛羊的肚子里冻储的叫作“寨达斯”(即“冻肚儿”),以备冬春调节食用。牧民把冬储肉准备好后,一直到来年的夏天一般不屠宰。宰杀少量牲畜,称之为“卓乃伊德席”(夏天的肉食)。肉食品制作方法很多,在牧区一般是煮、烤为多。如手扒肉、羊背子、烤羊腿、风干牛肉、血肠、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等。招待贵宾或大型活动时上全羊席,在祭祀、祭敖包、那达幕等大型活动时也上全羊。手扒肉是牧区常吃的一种食品。制做方法是把杀好的羊解成几块,放入锅内用清水和少量盐煮,开锅即可食用,用刀割取,故称手扒肉。这种肉香嫩鲜美,肥而不腻。鄂尔多斯蒙古族食用手把肉有特定的风俗习惯,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等。

鄂尔多斯蒙古人世世代代把乌兰伊德格文化继承至今,成为蒙古族的主要食品。鄂托克旗蒙古人制作的各种肉食品,别具特色,味美可口,是招待客人、滋补身体的上乘佳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真正懂制作传统食品老艺人逐渐减少,一些原始制作工艺处于频危状态,有些食品品种也逐渐消失。

分布地区:鄂托克旗苏米图、阿尔巴斯、乌兰镇、木凯淖尔、棋盘井、蒙西等苏木乡镇的老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