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鄂尔多斯
先秦时期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州,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成汤灭夏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商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方。商朝灭亡之后玁狁民族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威胁着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和822年,分别派大将南仲、尹吉甫两次进攻玁狁,并命令南仲在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沿线要地筑城设防,历史上被称为朔方城,在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置榆中。公元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公元前328年,魏被秦战败,魏把上郡割让于秦。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公元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有两个历史称谓,即“新秦中”、“河南地”。公元前127年,西汉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郡下设河阴、曼柏、高兴三县;杭锦旗一带设朔方郡,郡下设临戎、沃野、临河、广牧、朔方、呼遒、渠搜等县;准格尔旗北部地区设云中郡,郡下设沙南县;在今准格尔旗东部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相关地区设西河郡,郡下设谷罗、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个县;在今乌审旗一带设上郡,郡下设奢延、白土、高望3县。公元121年,西汉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属国,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公元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鉴于国家财政困难,汉光武帝刘秀决定减少一些地方行政机构,于公元35年(建武11年)和公元44年(建武20年)先后撤销朔方郡、五原郡,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归并州(今太原市)领有。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归附东汉,比自立为呼和邪单于,据有今准格尔旗纳林一带。公元50年,东汉又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分隶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辖有今鄂尔多斯杭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带,下辖朔方县、广牧县、大成县;五原郡辖有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北部一带,下辖河阴县、曼柏县;云中郡辖有今准格尔旗东北部地区;下辖沙南县;河西郡辖有今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西南部一带,下辖美稷县、平定县;上郡辖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乌审旗一带,下辖榆林县、奢延县。东汉灵帝刘宏登基之初(公元168年),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公元188年,南匈奴摆脱东汉管辖,鄂尔多斯被北方匈奴、乌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开为游牧区。
北朝时期
公元319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在今乌审旗南部萨拉乌素河畔建立大夏国,历史上称为统万城,其遗址至今可见。公元425年,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边一带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六镇,统万城改为统万镇。在今准格尔旗黄河沿岸一带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带建立西安郡。以统万镇为中心设夏州,夏州下辖化政郡,该郡下辖革融县、岩绿县;熙部下辖山鹿县、新囶县;金明郡下辖永丰县、启宁县、广洛县;代名郡下辖呼酋县、渠搜县;灵州辖今鄂托克前旗一带,盐州大兴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南部一带,五原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一带,东夏州上郡沃野镇、悦跋城辖今鄂托克前旗西部一带。公元525年,裁朔州,将朔州在今鄂尔多斯的地盘归入并州。公元534年,北魏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夏州。
隋唐时期
公元589年,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在今鸟审旗和鄂托克旗相邻地区设朔方郡,下设岩绿县、宁朔县、德静县、长泽县;在今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的部边沿设五原郡(公元585年曾在这里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安化县、大同城;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沿黄河地区设灵武郡,下辖杯远县、灵武县、回乐县、弘静县、丰安县;在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带设盐川郡,下辖五原县。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于公元672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公元629年曾在此设云州,630年又改为威州);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及乌审旗一带设夏州(公元724年改为朔方郡,756年又改为漫州),下辖岩绿县(此前公元628年曾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德静县(公元633年该县归北开州管辖,公元634年将北开州改为化洲,公元639年废化州,改名为德静县)、宁朔县(公元619年在此设南夏州,公元654年又设宁朔县)、长泽县(公元633年改为长洲,公元639年废州,又设长泽县,隶夏州);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设宥州(公元680年在此设“六胡州”;鲁州、丽州、舍州、塞州、依州、契州;公元704年将六胡州合并成匡州、长州;公元707年设立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公元721年改设鲁州、丽州、契州、塞州;公元738年在此设宥州),下辖延恩县(公元738年在此设匡州)归仁县(原为兰池州长泉县)、怀德县(唐初为塞门县,公元732年改为怀德县)、长泽县(原属夏州,公元820年将夏州改隶宥州);在鄂托克前旗的南部设盐州(公元618年将盐川郡改为盐州,公元627年将盐州废弃,改为灵州的一个县,梁师都败北后又设盐州,先隶夏州都督府,后隶灵州都督府,公元742年更名为五原郡;公元758年改为盐州),下辖五原县(为隋代五原县,梁师都有后,将五原县治所迁至灵州,公元628年又设白池县,公元663年将白池县更名为兴宁县);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地区设灵州(为隋代灵武郡,公元618年改为灵州,公元742年将灵州改为灵明郡,公元758年又改为灵州),下辖怀远县(为隋代怀远县旧址,从公元637年始,还辖有丰州所属之九原县、就丰县、保静县、回乐县、温池县);在杭锦旗北部设丰州(为隋朝时的五原郡地;公元618年改为丰州,公元630年设丰州都督府,公元637年废弃丰州,划归灵州,公元684年又设丰州),下辖九原县(公元653年设九原县)、永丰县(隋朝置永县,公元623年废弃,650年又设永丰县)。唐朝为安置归顺的突厥汗国的部落,于公元649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与乌审旗一带设羁禁州府定襄都督府,下辖阿德州、执失州、拔延州、苏农州;公元630年在乌审旗一带设云中都督府;公元643年设舍利州、阿史那州、绰州、思壁州;白登州;于公元663年在今乌审旗与鄂托克前旗一带设桑乾都督府,下辖郁射州、艺失州、卑失州、咤略州;于公元649年设呼延都督府,下辖贺鲁州、葛罗州、趼跌州3在今乌审旗南部设达浑都督府,下辖安化州、宁朔州人、仆固州;在今乌审旗中部设静边州都督府,下辖北夏州;在今鄂托克前旗南部设乐容州都督府,下辖东夏州。
宋元时期
公元916年,辽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公元929年,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讨司(治天德军),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在今达拉持旗西南部、东胜区东部置河清军;在今准格尔旗南部及东胜市东部一带设全肃州;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东部设东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设云内州,下辖柔服县、宁人县。五代十国时期,鄂尔多斯分别被党项羌人、灵武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或灵盐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占领,并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公元960年,北宋在今鄂尔多斯东部地区设麟州新秦郡,下辖新秦县;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设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设盐州。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西夏占据大部分地区。公元1271年,元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部、东胜区一带置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将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南部划归陕西行省;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划归甘肃行省;在乌审旗、鄂托克旗西部、杭锦旗南部、伊金霍洛旗南部、东胜市一带设察汗脑(皇室封地)。
明清时期
元朝灭亡之前,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扩廓帖木儿被赶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属明王朝派员管辖。但不久,故元势力和蒙古各部相继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明王朝多次派军进攻,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明朝在鄂尔多斯南部修筑长城,加设边关,将鄂尔多斯让给了蒙古军,并将阿勒坦汗(俺答)加封为顺义王,两家关系才得以缓合。
公元1371年,明朝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察罕脑儿卫,在东胜北部设东胜卫。后鄂尔多斯部入主河套,明朝势力退回长城以南。明成化十五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十五世孙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再一次统一蒙古草原,设立六个万户;封其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担汗为其次子)执掌新秦中草原为鄂尔多斯万户。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的第五世孙孛儿只斤·额磷臣率部内附归清,清廷册孛儿只斤·额磷臣为鄂尔多斯济浓,命其统管蒙古鄂尔多斯部。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朝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今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今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杭锦旗);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后与郡王旗合并为今伊金霍洛旗)。6个札萨克旗,置伊克昭盟。敕封额磷臣为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后与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合并为今伊金霍洛旗)扎萨克,晋多罗郡王爵,兼伊克昭盟盟长。至此,鄂尔多斯始建盟旗制。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头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鄂尔多斯仍设7旗1厅。公元1912年,将东胜厅(在今罕台庙乡)迁至今羊场壕乡,改置东胜县。公元1921年,在今鄂托克旗北部设东胜县“飞地”木肯淖。公元1923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内设陕西省神木县“飞地”通格朗。 公元1936年2月,在乌审旗西部思家洼成立乌审旗苏维埃政府;3月,撤销乌审旗苏维埃政府,后设中共乌审旗工委;10月,在鄂托克旗南部设中共三段地工作委员会,后又成立中共伊盟工委。公元1937年9月设鄂托克旗工作委员会。公元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在木肯淖、桃力民一带设抗日动员委员会,6月成立中共桃力民工作委员会,8月在达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公元1939年3月,解散桃力民抗日动委会,成立伊克昭盟桃力民蒙汉联合抗敌委员会;5月,在准格尔旗北部成立中共萨托工委,国民党在达拉特旗耳字壕设组训处;9月成立中共准格尔旗工委。公元1940年,在准格尔旗南部长滩镇设国民党山西省河曲县政府;冬季,中共伊盟工委在达拉特旗青达门区成立区委。公元1941年3月,伊盟工委撤离桃力民;6月,乌审旗工委撤离乌拉尔林;9月,达拉特旗设91个保、312个甲;东胜县设30个保、289个甲;桃力民设28个保、148个甲;11月,鄂托克旗城川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公元1942年,在三段地成立鄂托克旗工委、在城川成立特别区委。公元1946年3月,成立乌审旗蒙汉自治联合会、三段地蒙汉自治联合会、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公元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为伊东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准达工委。公元1948年2月5日;在准格尔旗南部成立黑界地蒙汉联合会;7月24日,成立东郡工委,撤销准达工委,成立准格尔旗工作委员会。公元1949年3月11日,达拉特旗工委成立;5月1日,伊东、伊西两个工委合并,成立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5月22日,成立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7月22日,成立乾萨克旗土委;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主持组建乌审旗党委、鄂托克旗党委、达拉特旗党委、准格尔旗党委、东郡工委、杭锦旗党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属区工委;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
新中国
鄂尔多斯解放后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达尔古)。1953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将基层政权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政府。1956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69个区撤销37个,新建26个苏木。1958年10月,将当时的50个乡、23个苏木、5个乡级镇改为人民公社,其时伊盟(即今鄂尔多斯)共下辖7旗、1县、78个人民公社、444个生产大队(其中有100个牧业大队)、2173个生产队(其中有468个牧业生产队)。
1984年,伊盟(今鄂尔多斯)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苏木,大队改为村、嘎查。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