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历代古城遗址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 时间:2019-07-23 17:12浏览量:9394

鄂尔多斯地区的历代诸多古城,默默记载着远古的历史、先民的文化。鄂尔多斯境内的城川古城 、霍洛柴登古城、十二连城古城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像是一部长篇史册,讲述着鄂尔多斯的历史……

城川古城:鄂尔多斯保存最好的唐代州城

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的城川古城遗址,始建于公元738年,为唐代宥州城。千百年来,城川古城历经风雨洗礼,虽已变得斑驳陆离,但却依旧散发着古韵的芬芳,像一位历史老人守护着这片土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城川古城对于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唐、宋、西夏时期的人地关系、民族关系及历史、政治、军事、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6年5月25日,城川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0723_171332_001.jpg

▲城川城址航拍

历史厚重的城川城址

城川古城遗址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北约2.5公里处。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31米,南北宽约590米。城墙由灰白色沙土夯筑而成,基宽3-10米,城垣残高2.5-5米,夯层厚15-20厘米,结构坚实紧密。东、南、北墙保存较好,墙上角楼、马面、瓮城清晰可见;西墙破坏较为严重,但基本轮廓仍然可以辨认。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各开一门,外加筑有瓮城;古城北面虽不设城门,但在北城墙的中部,建有高大的夯土台基,为敌楼遗迹。南墙瓮城保存相对较为完好,东西约55米,南北约28米,瓮城南墙中部偏西处有一豁口,为瓮城城门所在。城墙四角筑有角楼,仅城址东南角角楼较为完整,其余三处均已破坏。各墙上均筑有马面,马面呈正方形,突出墙体10.43米,长10.82米。

城外四周修有护城河,护城河平面呈长方形,河道宽约20米,周长约为3054米。护城河的河水现今大都已经干涸,仅在城址东南角外有些积水。城墙以外与护城河之间设有护城壕,护城壕距城墙约26米。

据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料显示,城内现已辟为耕地,早年地表遍布陶、瓦残片遗物。城址内文化层厚约1.5-2米,表土30—40厘米之下有厚约150—200厘米的黑色、黑灰色文化层,包含有大量砖瓦、陶瓷残片等。其中,器形有兽面瓦当、兽面盆、罐、碗、杯、瓮等,纹饰包含青花、剔花、草叶纹等。

20190723_171332_002.jpg

20190723_171332_003.jpg

▲东墙夯层(由东向西)

建立西夏王国的摇篮

据文献记载,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朝廷将江淮各州放逐的胡人迁回,安置在原兰池州一带,以宽宥为名,置宥州。公元742年将宥州寄置于经略军城,原宥州更名为宁朔郡,后废。公元814年(唐元和九年)于旧宥州东北三百里新置宥州,以安置归附的党项民众。公元820年(唐元和十五年),再次将新宥州移至长泽县。因宥州后被吐蕃军队所破,公元824年重建,直至唐末。宋时属西夏。蒙元时废。据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等考证,城川古城即为公元820年前的长泽县城和公元820年移至长泽县的宥州城故址。

新宥州是唐王朝专门为内徙的党项族而设。在这里站稳脚跟的宥州刺史拓拔思恭,于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因起兵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晋爵为夏国公,赐姓“李”。党项族因此在这一地区逐步强大,宥州城也随之成为建立西夏王国的摇篮。宥州城是西夏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也是西夏灭亡时最后一个被蒙元攻破的城池之一,因此,宥州城不仅为西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也是西夏国建立、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见证,在西夏的历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90723_171332_004.jpg

20190723_171332_005.jpg

不可替代的实物史料

为配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988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文物站对城川城址进行了调查,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对该城址进行了详细的复查,最终判定城川城址面积约为431304平方米。2006年5月25日,城川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川古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中的“古钱币文化”深受海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城内出土的古币从西汉到清朝应有尽有,其中以唐、宋的古币居多,但没有元、明两代的古币。其间各个年号的钱币有20多种,以唐朝“开元通宝”为盛,此外还有宋代的“太平通宝”“宣和通宝”“皇宋通宝”“圣宋元宝”以及清代同治年以后的部分货币,对研究我国古代经济、人文、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川古城遗址所在地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交接地带,属于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的敏感带和紧张带。城川古城的兴废,除了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干预外,与奢延泽、毛乌素沙地等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城川古城遗址无论是在研究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人地关系、民族关系,还是研究奢延泽、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迁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唐、宋、西夏时期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城市建制、民族交往等方面无法替代的重要实物史料。

汉代霍洛柴登古城

汉代霍洛柴登古城位于杭锦旗霍洛柴登乡以北约2000米处,古城依山傍水,柴登河从城东绕过城北,再顺城西向西南方向蜿蜒通过。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南、北、西三面城垣断续可见。墙体用白泥夯筑,十分坚硬。城内砖瓦、陶片遍地皆是。根据城内遗迹现象分析,城西中部砖瓦成堆,应该是大型建筑遗址,可能为官署区。古城保存较差,城墙残垣高出地表部分已经消失,现在只能断续可见南墙和东墙的部分城垣,除砖瓦成堆之外,其余均无法详查。

▲霍洛柴登古城内地形(由南向北)

官署区附近还发现了铸钱遗址,出土有“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钱范等。再往北约50米,地表散布有大量铁甲片,可能为铸造兵器的场所。铸钱遗址与铸造兵器遗址均在官署区附近,证明了在当时铸钱和铸造兵器均被官家严格管控。古城北部有一片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地区,遍布铁渣、铁块,东南部发现大量铜渣和破碎铜片,应该是当时炼铁和铸铜的场所。此外,柴登河东岸坡地上还发现了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

在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山梁上分布有墓葬千座以上。根据古城规模及墓葬内出土遗物的特征、形制等综合分析,该城址应该是西汉时期北方地区的一座重要城池,其时代相当于汉武帝到王莽时期。比较著名的“西河农令”“中营司马”汉代官印出土于此,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学家李逸友等学者考证,该古城应该是西汉时期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址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汉代古城之一,周边还分布有大量同时期的墓葬,对于文献记载匮乏的中国北方地区来说,无疑是研究北方草原地区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内容珍贵的实物史料,同时对于研究汉代的城市营造制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霍洛柴登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此,无论是在西汉前期中原王朝对匈奴的大举用兵时期,还是在后来胡汉和亲的绵延岁月里,这里不仅是西汉王朝控制北方的前沿阵地,也在维系与沟通中原与北方边陲地区的关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在研究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民族的战争史、商贸史、民族关系史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十二连城古城

十二连城古城位于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政府东南的黄河南岸台地上,与托克托县隔河相望。古城遗址濒临黄河,所在的台地地势平坦开阔,黄河从古城北墙外缓缓而过。传说这里有9座古城,附近还有另外3座,故有十二连城地名之说。

20190723_171332_008.jpg

▲十二连城城址西北角

据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料显示,古城内现今轮廓比较清楚、相互毗连的5座城垣分别属于不同时代。5座城垣整体略呈方形,1号城位于西南,与5号城相连,两城东西并列,中间仅隔一墙,为隋唐胜州城故址;2号、3号城亦东西并列,位于1号城西北角,为明代东胜右卫城;4号城为汉代沙南县城地。

1号和5号城址的隔墙长1039米,高5米左右,宽约30米,平夯筑城,夯层厚11厘米。这两座城址外围城墙构成了十二连城古城遗址的四周轮廓,总长4387米,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上等州城。5号城址南墙长1165米,高15米左右,宽33米,城内可见有大型建筑台基,出土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北墙只残存一小段,现在已盖满了现代房屋。1号城址面积最大,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二,为横长方形,南北长1039米,东西宽857米,城南出土姜义贞墓志。

20190723_171332_009.jpg

据文献记载,公元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在汉代沙南县城的故址上兴建榆林城,称“榆林关”,开皇七年改为县治。公元600年(隋开皇二十年),割榆林、富昌、金河三县另置胜州,治所在榆林县城。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胜州改为榆林郡,同年隋炀帝北巡至此,在榆林城大宴少数民族各部酋长,胜州因此名扬天下。唐初,胜州领榆林、河滨二县。唐末,胜州城被西夏所占。公元916年(辽神册元年),辽兵攻入胜州,胁迫城内百姓迁往黄河东北岸的东胜州,胜州城遂废。明代在原胜州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东胜右卫城,十二连城古城址就是隋唐时期的胜州榆林故城。

十二连城古城址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考古学家们还在这里发掘出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代的不少珍贵代表性文物,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