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俗大观礼:捣烧酒

来源:新时代电子 时间:2018-06-08 09:35浏览量:6853

“烧酒本是五谷精,喝在你肚里暖在你心。”鄂尔多斯不仅是歌的海洋,更是酒的故乡。鄂尔多斯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以小编熟悉的准格尔旗为例,或佳节,或离别或团聚,或乔迁,或生日、结婚、过寿,等等,准格尔人都会邀朋会友,呼亲唤爱,摆桌设宴,开怀畅饮。在推杯换盏之间,猜拳、唱曲、嘻戏,游娱……既活跃了席间气氛,又增加了饮酒的情趣,也丰富了当地的酒食文化。

微信图片_20180608093419.jpg

准旗汉民族多为“走西口”后代,并历来有饮酒的习惯。这里的文化有民族融合的烙印:晋剧,乌兰牧骑,信天游,漫翰调。酒席上,山曲儿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掏沙蒿,栽柳树,黑召赖,二少爷招兵,双山梁,打鱼划划……真正是百样调调百样样词儿,百样样词儿百样样鲜。准格尔的酒文化与漫瀚调的艺术实现了有机结合。在酒与肉的飘香中,漫瀚调歌声随风飞扬,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嘹亮回声。 

烧酒是准格尔人对白酒的一种称呼,准格尔对白酒情有独钟,捣烧酒是准格尔人喝酒的俗称。一个简单的“捣”里边蕴含着十分红火的氛围。准旗人苦闷时以酒浇愁,高兴时以酒舒怀,喝上两口清香型高度数烧酒,被视为一种人生享受。在痛苦、忧患和高兴、欢愉的深刻体验中,烧酒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准旗人捣烧酒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品牌。喜欢跟着时兴喝。作为一个酒友,我盘点了下,近几年,准旗人喝过的烧酒有宁城老窖,包头长脖颈二锅头,呼白,衡水老白干,河套陈缸,鄂尔多斯,蒙古王,牛栏山,汾酒,西凤,洋河等。

微信图片_20180608093421.jpg

准旗人喝酒的类型五花八门。按酒席始终顺序依次分为开场酒、上菜酒、迟到酒、头三尾四酒(一般指上菜的炖鱼),收场酒。主人三杯酒提过后,期间,按长辈顺序先敬后碰;第一次见面的要互相碰杯。同姓者要碰杯,一个地方的老乡要碰杯,同性者要碰杯……如此,不一而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按坐桌的顺序每个人要举行一些娱乐项目助兴,红火红火。这里首推就是划拳。划拳又分为叫拳、螃蟹拳、哑拳、鸡虫虎棒拳、火车拳,喊七等等。叫拳一般是三拳两胜。输者喝酒一杯,酒力不胜者吃红肉碗面,不能进行者就要清唱山曲儿。如此几番下来,大部分人都酒醉熏熏。一些人开始控制不了自己,吹牛和托儿的,吐天圪哇的,咬咬喃喃的,哭的叫的跳的,当街尿尿的,走错楼道行不见自家门道的,打骂老婆孩子的,活脱脱一副丑态百出的众生图。

微信图片_20180608093423.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酒驾禁法的出台,注重养生保健的准旗人对烧酒的热情开始下降。喝酒趋于文明和理性,重要酒席摊状上,劝酒的少了,每个饮酒者都是自己把握,切量而行。酒还是要喝的。毕竟,无酒不成席。有客远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

准旗的酒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存在,为我们打开了鄂尔多斯地方民俗风情的瞭望口,伴随着准旗的经济发展,它从传统走向文明,从狂野走向理性,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


来源:新时代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