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新石器时代

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时间:2018-06-01 16:30浏览量:5200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会种庄稼的?什么时候开始饲养家畜呢?何时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到新石器时代,这些划时代的革命就发生了,并且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城市的形成、祭祀的兴起,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一词是1865年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在《史前时代》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他把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提出的“三期论”中的石器时代,进一步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是一个打制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一个磨制石器时代。显然,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石器制作技术发展变化的认识,而磨制石器则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区别旧石器时代一种最突出的文化特征。

1926年,布基在《我们的祖先》一书中,在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新石器时代的四大特征:农业耕种、饲养家畜、制陶技术和磨光石器。尽管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差异较大,但基本都具备这些特征。

640.webp_副本.jpg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斧

农业的出现

在长期的采集与狩猎过程中,人们发明了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依靠自然转变为开发、改造自然,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转向生产式经济,从而开创了一个人类控制生物资源的新时代,它使人口和财富不断增加,也使复杂的社会生产、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形成最终成为可能。

陶器的制作

陶器是用土加水和草、砂石等材料,经过成形、晾干,在600~1000摄氏度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制品。

陶器有耐火、抗氧化、不易腐蚀等优点,是人类继用火之后的又一大发明。中国最早的陶器大约出现在距今1万年的一些遗址中,包括河北徐水南庄头、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北道县玉蟾岩等。

640.webp (1)_副本.jpg

古人制做陶器图

著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鄂尔多斯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大口文化、永兴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

鄂尔多斯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不仅是个文化概念,也是个地域概念和时间概念,考古学文化可以确立起一个地方新石器时代的时空观和文化特点。鄂尔多斯高原依据区系类型分区体系,属于狩猎采集区、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秦汉时代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方面总体上属于内蒙古中南部考古学文化大区域。

鄂尔多斯新石器时代主要经历了白泥窑子文化、海生不浪文化、永兴店文化和朱开沟文化四个考古学文化时期。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鄂尔多斯没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是白泥窑子文化和海生不浪文化,这些文化是与今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趋同的文化,当时在内蒙古中南部均盛行这样的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永兴店文化和朱开沟文化,都是在鄂尔多斯地区最先发现并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著名考古学文化,显示出鄂尔多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文明的产生

史学界一般用“文明”一词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探索的主要对象是新石器时代末期或青铜时代早期各种文明要素的起源与发展,例如青铜冶铸、文字的发明、城市和国家起源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鄂尔多斯地区青铜器的出现,喇叭口尖底瓶(酉瓶)和大袋足斝式鬲(丙瓶)的出现,古老城邦的形成标志着鄂尔多斯地区迈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640.webp (2)_副本.jpg

海生不浪文化典型陶器组合

640.webp (3)_副本.jpg

喇叭口尖底瓶(酉瓶)

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甄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