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马头琴、300人方队~鄂尔多斯惊艳全场!

来源: 时间:2018-06-01 15:10浏览量:4300

2017年在8月8日下午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庆典活动中,草原儿女身着盛装,把幸福荡漾在高原的歌声中,把希望放飞在热情的舞蹈中。鄂尔多斯300人方队和千人马头琴演奏精彩亮相,展现了我市服饰的华美、琴声的悠远、文化的厚重,也展现了鄂尔多斯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鄂尔多斯300人方阵展现“鄂尔多斯美”

在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庆典活动中,鄂尔多斯300人行进队伍一入场,就给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感觉。短短一分钟,鄂尔多斯的姑娘和小伙就把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精彩展现出来。表演将民族服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的场景完美融合,并带上牧民最珍贵的礼物:砖茶、奶食、枣饼、美酒,表达来自鄂尔多斯高原最真挚、淳朴的祝福之情。节目结尾造型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LOGO——一匹飞驰的骏马,切合主题、顺畅利落。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27.jpg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30.jpg   

△鄂尔多斯方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与本次方队表演的全体演职员在表演的前一个月就开始了排练,每天17个小时,演员们风雨无阻、起早贪黑,为的就是向全国观众展示最美的鄂尔多斯风采。

鄂尔多斯最完整地保存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包括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祀等,拥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庆祝大会上,每一个节目都展现了草原文化的不同魅力,来自全区十二个盟市的方阵展演,纷纷亮出各地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头戴鹿角、手持皮鼓的三少民族演员伴随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优美歌声,演绎着各个民族独特的风情和韵味;摔跤手、弓箭手、牧马人载歌载舞,演绎着盛情那达慕的欢乐吉祥;巴彦淖尔市的鸿雁造型,乌兰察布市的宇航员造型,呼和浩特两千人马舞和顶碗舞都让人印象深刻……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31.jpg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33.jpg

场面宏大的千人马头琴合奏

庆典活动中,由我市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参与演出的千人马头琴节目气势恢弘,展现出我市深厚的民族文化。一把马头琴,留下一段古老的传说,一束马尾,流淌出一条千年的长河。马头琴,让我们听懂了一个民族的心跳。马头琴,让世界为草原的呼吸侧耳倾听。一日千里,万马追风。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的拉弦乐器,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古,重要的节庆活动演出,都能看到马头琴演奏,庆祝大会上的千人马头琴合奏,更是场面宏大。不过,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千人方阵中,9成9的人都是坐在舞台上演奏,唯有正中间,有19个身穿白色蒙古袍的人,是站在那里演奏。记者了解到,这19个帅小伙和漂亮的姑娘,全都是来自各个盟市的蒙古族,他们的组合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东方神骏”,也正是这个组合,将马头琴演奏技法革新,独创了站立式马头琴演奏,在庆祝大会上,他们还带来一把世界上最高的马头琴。

千人马头琴的宏大气势再加上独创的站立式马头琴演奏,这曲万马奔腾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而19个平均年龄只有22岁年轻的演奏者,也让我们看到了草原音乐独特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56.jpg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852.jpg

微信图片_20180601101901.jpg

鄂尔多斯在庆典活动中的演出,收到了广泛好评。台上光彩夺目、台下严谨有序,“鄂尔多斯美”成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一道亮丽的风景。

 

源: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