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文化——歌舞卷(四十)

来源: 时间:2018-05-30 09:56浏览量:4335

争奇斗艳的歌舞艺术创作

歌曲、乐曲、舞曲的创作(二)

柳谦,(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是新中国成立后鄂尔多斯地区的第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他于1951年参加工作,在伊克昭盟文工团开始了音乐创作生。20世纪50年代,在鄂尔多斯还处于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他经常身背行李,步行跋涉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到牧区、乡村拜访民间艺人,去牧区家里听民歌,有时过年都住在牧民家里。他在不断地搜集、整理、研究鄂尔多斯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1959年,柳谦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本可留在天津工作,但他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毅然回到了鄂尔多斯。因为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鄂尔多斯民族音乐,深深地爱上了鄂尔多斯这片土地。1979年后,他先后担任鄂尔多斯歌舞团团长、伊克昭盟文化处副处长、伊克昭盟文联主席等职务。虽然担负着繁冗的行政事务,但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到农牧区搜集民歌、调研采风,始终坚持进行音乐创作。退休后,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音乐创作。

柳谦在鄂尔多斯从事音乐工作60年中,先后创作歌曲近300首、舞曲20多首、器乐曲10多首,还创作了8部电视艺术片和专题片音乐、7部大型歌剧音乐、5部中小型歌剧音乐、两部电视剧音乐。他与他人合作编著了《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漫瀚调》、《准格尔旗民间歌曲选》,还有个人专著《柳谦歌曲选》。这些著作分别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柳谦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言,注重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内容形式上的统一,追求现代音乐技巧与民族音乐风格的完美结合。他的音乐作品旋律流畅、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情感饱满。他的许多优秀作品获得了高等级的奖励,其中电视歌曲《沙柳情》和音乐论著《漫瀚调》,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歌曲《绒衫之歌》,获得中国首届黄河口杯行业歌曲展播大奖赛金奖;由他编著的电视艺术片《鄂尔多斯婚礼》,获得全国电视骏马二等奖和全国民俗民艺电视会映一等奖。

柳谦创作的歌曲代表作品有:

《金项链之歌》(女生小合唱,李幼容作词)

《沙柳情》(电视专题片《沙柳》主题歌,倪维德作词)

640.webp (13).jpg

《绒衫之歌》(鄂尔多斯羊绒衫厂集体作词)

《金色的达拉滩》(全秉荣作词)

《谁家的女婿都不差》(宁夏文工团合唱队集体作词)

《采煤队里的棒小伙》(尹军作词)

《大漠歌》(电视剧《大漠之恋》主题曲,马世新作词)

《鄂尔多斯进行曲》(乔文耀作词)

《七彩的鄂尔多斯》(印洗尘作词)

《美丽的鄂尔多斯》(全秉荣作词)

《党和人民在一起》(杨卫星作词)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