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名录(四)——文保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5-25 09:42浏览量:7450

一、国家级(3处)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01.jpg

明长城

01 明长城

分布于上海庙镇东南部,有两道长城墙体,一南一北,基本呈平行走向,墙体总长51.8413千米,其中头道边长26.0523千米,二道边长25.789千米。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03.jpg

隋长城

02 隋长城

分布在上海庙镇东南部,呈东西走向。它与明长城的走向大体一致,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明长城重叠一处,长城墙体总长度为12.288千米。

03 城川城址

位于城川镇东约1公里处,地处一东西狭长的草滩地的中心地带,四周均为由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构成的一望无际的沙漠。据专家考证,城川古城遗址所在的位置,正是汉代古奢延泽所在。

二、自治区级(8处)

01 巴朗庙城址

位于敖勒召其镇巴郎庙村境内,城址呈方形,城墙夯筑,残高1.8至2米,基宽约5米,夯层厚度10至12厘米,西城墙的缺口两侧尚遗有米隆起地表的台基,左右对峙,残高3.5米,当为城门的阕楼建筑遗存。

02 查干巴拉嘎苏城址

位于敖勒召其镇东南约22公里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接近正南北向。据专家考证,查干巴拉嘎苏城址是唐代“六胡州”城址之一。

03 黑疙瘩墓群

位于城川镇东,墓群处在高于地表的红灰硬砂岩大土梁(峁)之上。据专家考证,黑疙瘩墓葬群所在的位置周围由西向东的滩地正是汉代奢延泽(隋长泽)所在。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06.jpg

王震井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08.jpg

王震井

04 王震井

位于城川镇黄海子村李有义家门前50米处。从井口到井底深13.2米,井底直径1.5米,水深30厘米。是鄂尔多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之一。

05 乌兰道崩古城遗址

位于敖镇乌兰道崩嘎查乌兰道崩庙旧址所在地。古城地处一南北狭长的草滩地的中心地带,古城周围有新月形沙丘。根据现阶段研究结果,乌兰道崩古城为唐“六胡州”城址之一。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10.jpg

三段地工委旧址

06 中央三段地工委旧址

位于敖勒召其镇三段地,是党在内蒙古最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它是在中央红军西征解放陕西定边县和宁夏盐池的基础上,由党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开辟的,1936年7月13日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书记高岗亲率齐挺珍为队长、杨勤生为政委的蒙汉骑兵游击队进驻三段地,随后成立三段地工委。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12.jpg

中央民院旧址

07 中央民院旧址

位于城川镇镇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43平方米。后院复原了当时的教室2间,办公室、生活用房等5间。

08 大池古城址

位于二道川乡大池盐化厂南,古城蔓草从生,四面城垣尽为黄沙所湮盖,从地表难以辩认出这个城垣的本来面目。

三、市级(9处)

01 呼和淖尔古城址

位于呼和淖尔一片滩地之中,现仅存夯筑城墙约25米,呈东西向,高出地表约50厘米。城址内地表沙化严重,裸露部分遗物丰富,多陶片、残瓦片、碎铁块等,无其它遗迹现象。

02 巴格陶利城址 

略呈长方形,南北约410米,东西385米。城墙夯筑,基宽约5米,残高1米,夯层厚8-10厘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有兽面纹瓦当、灰陶片、褐釉瓷罐、白釉瓷碗等残片。

03 巴音查干遗址

位于上海庙镇拜图嘎查巴音查干小队。地势较高,在西北向东南倾倾斜的半坡上,散落有大量石器残片、陶片、瓷片和兽骨等遗物,且分布呈密集状态,但由于遗址地表严重沙化,分布范围很难确定,可见分布面积约4993㎡。

04 查干巴拉城址

位于敖勒召其镇查干巴拉嘎苏嘎查的一片沙地之中,地势比较开阔,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夯土筑就,现有地表仅可辨认北墙一段,东墙一部分,城墙残高50-90厘米,东城墙外还依稀可辨2个凸出城外的马面,城址内多起伏的沙丘,残存有几处现代房址,地表遗物多瓦片,与现代遗物混杂在一起。

05 哈扎布拉格西沙遗址 

位于鄂前旗上海庙镇拜图嘎查乌兰陶勒盖小队哈扎布拉格西面沙湾里。在沙湾里中裸露泥土的地表上散布有许多石器(均为磨制石器)残片、大量的陶片(以红陶居多,灰陶,黑陶数量比较少)和一些瓷片等遗物。

06 呼拉胡城址

 位于昂素镇呼拉胡嘎查查干巴拉嘎苏小队西南部。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用白灰色土夯筑,夯层厚度8-10厘米,城墙外均筑有马面,城门还有瓮城。现北城墙、南城墙、西南墙较明显,残存高度3-6米,城墙底宽约6米,东墙已被沙丘埋没,只残存一小段。城内及城墙俩侧遗物丰富,主要有残砖碎瓦、陶片、瓷片、兽骨、铁片等遗物。古城始建于唐代,应为唐“六胡州”之一。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沿革,地貌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07 苏力迪城址 

位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古城始建于唐代,属唐“六胡州”之一,城墙用白灰色土夹杂小石子夯筑,平面呈长方形。现城址所在已基于沙化,呈现出沙漠景色,城墙仅西墙、南墙、东墙时隐时现,继续现露,残损高度0.5-1.5米,北城墙则完全埋在荒沙中,城内沙丘和小块基地相连,遗物稀少。

08 拜图-陶利-特布德烽火台

陶利锋火台位于上海庙镇陶利嘎查。该烽火台为红粘土与黄沙土堆筑。尺寸:现残高9.7米,底部直径27米,南5400米处为拜图烽火台,北6500米处为陶利东北烽火台。

微信图片_20180525094218.jpg

马良城、顾寿山纪念碑

09 马良诚、顾寿山纪念碑

位于昂素镇玛拉迪社区北高粱上,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马良诚、顾寿山二位烈士,于1988年7月10日重建,建成后将陵柩从原地搬迁于碑位,纪念碑由网围栏围护,碑高5.5米,座北向南,砖建筑,表层为白色涂料。旗人民政府于1989年6月29日,连同顾寿山烈士遗骨一起从苏力迪迁在嘎查所在地,并树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旗级(28处)

1、杨虎城驻军旧址

2、六十棵榆树祭祀亭

3、城川天主教堂

4、哈日根图庙 

5、吐克图庙 

6、呼拉胡古树

7、阿日赖庙 

8、玛拉迪庙房 

9、吉拉寨址 

10、陶利2号烽火台

11、特布德2号烽火台 

12、特布德3号烽火台 

13、三段地墓群

14、玛拉迪古树

15、红疙旦遗址

16、吐克图遗址

17、明盖小队窑址

18、科泊尔遗址

19、其巴嘎图西遗址

20、土贵遗址

21、嘎达苏西南窑址

22、伊克柴达木遗址

23、苏勒德遗址

24、达延汗墓葬

25、其巴嘎图西北遗址

26、二道川林场南沙遗址

27、大沟湾萨拉乌素动物群化石点

28、苏力迪遗址


源: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朱龙 

编辑:阿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