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人发祥地
1、“河套人发祥地”:在城川镇大沟湾村,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和大量文物遗存,是河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被学界誉为“河套人发祥地”。
筷子舞发祥地
2、“筷子舞发祥地”:为保护开发好筷子舞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鄂前旗于2006年申报并经国家商标局审批,成功注册了“筷子舞发祥地”这一商标。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
3、“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亚太旅游联合会.2009年)
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
4、“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9年)
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
5、“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9年)
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
6、“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9年)
中国鄂尔多斯搏克文化之乡
7、“中国鄂尔多斯搏克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4年)
中国蒙古族筷子舞艺术之乡
8、“中国蒙古族筷子舞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5年)
中国蒙古族三弦文化之乡
9、“中国蒙古族三弦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5年)
中国内蒙古沙漠赛车基地
10、“中国内蒙古沙漠赛车基地”(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2007年)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摄影基地
11、“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摄影基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2011年)
最大规模的民间祭火仪式
12、“最大规模的民间祭火仪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2014年)
此外,鄂托克前旗还有以下美誉:
◆13、“中国西部摄影家创作基地”(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和中国艺术摄影学会.2011年)
◆14、“中国内蒙古摄影发源地”“中国内蒙古摄影家创作基地”(内蒙古摄影家协会.2010年)
◆15、“中国微电影拍摄基地”(广东卫视.2012年)
◆16、“中国百家主流网络媒体永久采风基地”(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2012年)
◆17、“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之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
◆18、“鄂尔多斯民间筷子舞艺术之乡”(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7年)
◆19、“鄂尔多斯民间马文化之乡”(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7年)
◆20、“圣火祭祀民间文化之乡”(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7年)
◆21、“鄂尔多斯搏克民间文化之乡”(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7年)
源: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朱龙
编辑:张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