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种到”联合国,鄂尔多斯“沙漠之花”王果香的治沙里程

来源: 时间:2018-05-08 16:12浏览量:314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位于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齐沙漠边缘,千百年来,全旗百分之五十的人口一直生活在风沙线上,饱受沙尘之苦。

1525766577824058.gif

10_副本.jpg

近年来不断治理绿化中的库布齐沙漠

王果香出生于达拉特旗王贵村,从小生活就在库布齐沙漠北缘,过去风沙弥漫、植被稀疏的荒野,种子种下去常被风吹出来,长出的苗也屡屡被沙打死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王果香小时候常听爷爷说:“在明沙里种树,叶子掉下来变成肥料,土质就会变好,能多打一些粮食。”可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活下来的却没几棵,只好把绿色的希望寄托在王果香兄妹身上。爷爷给他们起的名字也都与树木有关,王果香的哥哥叫王果绿,姐姐叫王果梨。王果香继承爷爷的遗志,她栽树爱树,走上了自己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业——为绿色奋争。 

01300000213598122193226310283_副本.jpg

1987年,王果香担任原达拉特旗树林召乡的副乡长。面对全乡86%的风蚀沙化土地和被风沙威逼着节节后退的父老乡亲,王果香深感肩上责任重大。风沙锁不住,乡亲们的好日子就没盼头。于是,她和林业技术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制定近期和远期绿化规划,还几次组织村干部到巴盟、包头等地参观学习,引进果树、枸杞等栽培技术。农闲时,她又请来果树栽培专家,举办培训班,先后培训近万名群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果香点燃的绿色星火在乡里形成燎原之势。很快全乡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4%,植被覆盖率达40%以上,昔日荒芜的树林召乡已经呈现出村村林成片、路路树相连、田间织林网、庭院果飘香的喜人景象。

1996年2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还邀请25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王果香作为中国唯一一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受到邀请,并在大会上作了《基层妇女在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作用》的发言,就这样王果香把自己的种树经验带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王果香说:“那次参会真让自己长了见识,虽说自己的家乡已开始披绿装,但与瑞士的生态环境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无法相媲美,那时我就想我的家乡啥时候也能那样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呢?”

时隔二十多年后,王果香曾经憧憬的“家乡也能绿意盎然”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不仅如此,滋养与培育王果香的这片土地——鄂尔多斯,在防沙治沙的和谐大业中,不断递交着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水光摇曳,绿树婆娑,林海翻浪,花香怡人,这片土地好似一夜苏醒,散发着无尽活力和魅力,“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绿色荣誉实至名归,并向世人证明着绿色发展更具活力,更具潜力。

 王果香受邀出席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选在鄂尔多斯举办,王果香受邀出席,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一场全球共商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的大会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召开,自己又作为中国方代表参会,“防沙治沙,世界看好咱鄂尔多斯,这是世界对鄂尔多斯的认可!是一种骄傲和光辉,作为本次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这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在荒漠化治理的事业中继续前行,从而为世界增添更多的绿色防线。”王果香为家乡感到自豪。

王果香现任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鄂尔多斯市治沙协会会长,她希望自己能够在肩负使命和重任的道路上,通过实际行动,转变鄂尔多斯乃至全世界的生态观念,从现在的防风固沙,继续提高植被覆盖率,到向沙漠要效益和经济为目标,让沙漠生出钱财。她想要通过自己引导农牧民,改变过去传统的生态观念,让生态林转为经济林成为鄂尔多斯全民生态共识,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态共识,让全世界的人民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