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煤田

来源: 时间:2018-05-21 10:20浏览量:3815

鄂尔多斯煤田是中国最大的多纪煤田,世界特大型煤田之一,地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东西宽400KM,南北长600KM,平面略呈矩形。“鄂尔多斯”蒙语意为“很多的宫殿”,地质界多把黄河河套以南,渭河平原以北,吕梁山以西,贺兰山以东的区域称作鄂尔多斯地台,本煤田范围 大体与之相当。 

鄂尔多斯煤田155.png 

鄂尔多斯煤田成煤期有石炭二叠纪、晚三叠纪、中侏罗世。按含煤岩分布,该煤田可划分为三个含煤带。

(1)东带。石炭二叠纪煤产地,包括准格尔、河东、渭北等。

(2)西带。石炭二叠纪煤产地为主,包括桌子山、贺兰山、韦洲等,另有汝箕沟等零星中侏罗世为产地。

(3)中带。其东侧有东胜、神木等中侏罗世及子长、牛武晚三叠世为产地;西侧有灵武、固原中侏罗世煤产地;南部有黄陵、彬县、陇县、华亭等中侏罗世煤产地。 

本煤田系一近南北向构造盆地,向斜轴部在宁夏盐池——甘肃环县一线,东翼平缓(<10℃)、西翼稍陡(>20℃)。轴部由白垩纪组成,向两翼依次分布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及奥陶系。向斜之上被新生界不整合覆盖。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均形成于华北更为广阔的沉积盆状格局,并使煤系得以保存。整个盆地构造条件简单,尤在东翼中小型褶曲断裂颇为少见。盆地内尚未发现火成岩。

石炭二叠纪煤系 包括晚石炭世本溪组(羊虎沟组)、太原组,早二叠纪世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四组含煤地层。

晚三叠纪世煤系 名瓦窑堡组,属上三叠统延长群的顶部层位,由陆相砂岩、泥岩夹煤层及油页岩组成,局部夹泥岩透镜体,厚186-412M。可采煤层仅分布于子长县及富县牛武两处煤产地。煤层层数最多可达32层,但多为薄煤层,仅有两层可采,可采煤层总厚0.31-4.66M。

中侏罗世煤系 名延安组,由陆相砂岩、页岩、粘土岩夹煤层组成,厚60-618M。除在陕西北部大理河以南、葫芦河以北、吴旗县以东地区,该组内无可采煤层外,煤田内其它部位均含有可采煤层。

全煤田煤炭资源量约1800GT,其中埋100M以浅的约650GT。截止1989年底的探明储量总计346.4GT,各煤产地的探明储量为:准格尔25.3GT,河东50.3GT,渭北6.2GT,东胜73.3GT,陕北135.7GT,子长0.8GT,黄陵14.4GT,汝箕沟0.6GT,灵武25.4GT,华亭5.2GT,桌子山3.7GT,贺兰山2.5GT,韦洲横城3.0GT。

该煤田也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除在中西部华池——环县及银川——灵武一带已发现不少中、小型油田以及全盆地有不少中、小型气田分布外,近年又在靖边——横山一带探明天然气储量100GM3,成为中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 

鄂尔多斯煤田7652.png 

(1)石炭二叠纪煤多属中一富灰、低一高硫煤,一般山西组以产低一中硫煤为主,太原组以高硫煤为多。除北部准格尔为长焰煤外,其他煤产地均为烟煤。东带煤级在平面上由北向南变质程度增高:河东煤产地北段(府谷——离石)为气煤,南段(离石——乡宁)为肥、焦、瘦煤,渭北煤田为瘦煤、贫煤(深部无烟煤)。西带煤多属气、肥煤、焦煤。河东煤产地南段的离石、柳林、乡宁一带是中国主要炼焦煤基地。

(2)晚三叠世煤属低——中灰、中硫煤,为气煤。

(3)中侏罗世煤属中——低灰、低硫煤,除汝箕沟为无烟煤、黄陵有部分有气煤外,其他均为不粘煤、弱粘煤或长焰煤。煤田北部的东胜、陕北地区,煤的灰分极低,是中国著名的优质动力煤产地;而汝箕沟亦以特低灰分成为著名的优质无烟煤产地。

煤田中绝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均很简单,属中国煤矿开采条件最好之处。但渭北、贺兰山、桌子山煤产地中小型断裂比较复杂。渭北中深部(标高+380M以下)还有受奥陶纪灰岩水威胁问题。在煤系埋藏浅部,煤层倾角平缓,适宜建设露天矿(准格尔、东胜、陕北、黄陵等)。现有开采矿井尚浅,暂多属低瓦斯矿井,仅在石嘴山矿区有瓦斯突出,因煤层甲烷随深度而增加,估计今后瓦斯突出危险会增大。煤尘爆炸在渭北、贺兰山、河东等处均已有所发生。中侏罗世煤层普遍有自然发火现象;石炭二叠纪煤层除贺兰山矿区外,一般不自然发火。

鄂尔多斯煤田11562.png 

自宋代开始,渭北、河东、贺兰山等地即有采煤活动,在渭北还发现过早自战国时代的挖煤遗迹。目前,煤田内已建成九个矿务局,年产煤超过30MT,包括各种经营体制和规模的煤矿,近年来每年煤产量已近100MT。随着中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该煤田已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建设的重点。正在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尚有:准格尔(露天)、离柳、东胜、神木和华亭等。

参考资料

· 1.  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147

· 2.  杨显峰.煤炭营销手册 2009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8

· 3.  马志洋.草原大漠 内蒙古 2: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31-32


(图片源于网路、文本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