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海海漫漫的悖牛川,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石径,翻过一道笔陡的山梁,跌入一条一线天的深谷,便进入伊金霍洛旗新庙镇的“世外桃园”-----克锁沟。
克锁沟沟掌东南侧一座小山的半山眼中,有一处神奇的自然景观---大仙洞。其坐落半壁,洞口向阳。一座白墙碧瓦、玲珑剔诱的小庙立于洞口之上。七棵天然的古柏环绕四周,其中一株上悬品一口清光绪年间铸造的生铁古钟,虽铁锈斑驳,然洪声不减。沿悬崖小径进入庙内,只见串串布施悬挂其间,祈求神灵的心愿各式各样写满布面。不知是哪位文人墨客竟在此留诗一首,诗云:“满山四处人流涌,男女上香入庙门。跪地许下千般愿,对神捧出一颗心。而今凡事多掺假,唯恐您老也哄人。”山民越来越开放,竟然与神仙开起了如此幽默的玩笑。
大仙洞洞口狭窄、阴森,阴风吹得人森然心惧。洞里漆黑团,究竟有多深?至今无人知晓。
据说。靠近克镇沟前的榆树湾也有一个古洞,恰好与克锁沟的大仙洞遥遥相对,其间相距15公里。
60年代,来此地搞地质普查的一位专家说:“两洞一定相通,此乃早年的地下古河床是也。”
当地村民听罢此言,一心想探其深浅。于是,立刻用柴油机抽水探洞,然而,抽了两天两夜点水不见,村民这才善哭甘体。
大仙洞不算大,但名气却不小。多少年来,总是有许多远远近近的百姓慕名前来求仙保佑,因为人们确实亲眼目睹过仙气现身。每年大年初,来这里谒仙的人们,只要燃炮轰鸣,洞口便会散发出一股如龙似蛇状的灰白色雾气,鸣炮越多,雾腾越高,且久久不散。于是,人们钻进雾里,吸气浴身。据说,好些患者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来大仙洞雾浴后便得以康复。这里自然有演义的成份,但也不能忽视其雾真有药浴之功能。
至于大仙洞因何而得名,至今众说不一。其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趣味甚浓。
据说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个砍柴的樵夫。他上无兄下无妹,孑身一人,孤守山林。
一日,他上山砍柴困乏,便脱下褴褛衣衫,枕着躺在一块大石盘上睡觉。一觉醒来,衣衫不翼而飞, 找至日落西山也没有找到,只好赤膀而归。
翌日,他又上山砍柴,陡然发现大石盘上放着一件衣衫,忙过去一看, 正是他丢失了的那件,但已洗净补新,散发出一股悠悠奇香。他顿觉惊愕!心想,在这深山老林之中难道会有女红出现?
之后,一连几日他都把破衣服拿到山上,每次都像第一次那样拆洗一新而散发着香味。果真有如此好心的美女在疼爱我吗?他非要弄个明白不可。
一日, 阳婆落山,夜幕降临,那樵夫偷偷又放下一件破衣服,并躲藏在石盘旁的丛林里窥视。月上东山之时,一股淡淡流云遮住了月牙。山林里静谧极了,空气透凉清香。等啊等啊,几个时辰过去了,山林里没有什么风吹草动。仰望天空,繁星点点,月光微微他失望地低头沉思,不觉两眼发困,昏昏欲睡,作起梦来。梦中有一女子从天飘飘而降,并呼喊着他的名字。他猛然惊醒,顺着一道银光远远望去,果然见一仙女来到山林。她身材苗条,两手纤纤,柳叶儿眉,杏核眼,樱桃小嘴一点点。宽衣素带,娇羞红颜,发如青丝,飞鬓如云, 一口玉齿,一身奇香。顿时,樵夫被她的美貌迷住了。他偷偷地、呆呆地瞅着她,看她会有什么动作。只见她迅速地拿起破衣,口吐白光,飞针走线, 一会儿就缝补一新,放置原地。那樵夫热血一涌,一个箭步上前抱住了仙女.....从此,他俩结成恩爱夫妻,后来生下两男四女。
谁知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得知西山蟒精思凡,下界与凡人成婚,便命手下之神用咒语将仙女打入万丈黑洞,并贴上永远不能超生的符咒。从此,樵夫与六个儿女守在洞口,久而久之,化成了如今大仙洞口的七棵古柏。这,便是大仙洞的来历。
(王文明)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